- 重磅!谢素原院士与袁友珠教授团队研究成果...23-03-18
- 学院召开2023年新学期工作布置会23-03-01
- 学党史,悟思想,守初心、担使命 ——醇醚酯...23-03-29
- 传承“三岛”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国重室...23-03-29
- 多彩化院人|马冬旭:大爱相 “髓”,传递生...23-03-29
- 传统文化进社区|化学化工学院翔安校区“一站...23-03-27
- 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党建与事业深...23-03-27
- 更多>>
-
2月28日下午,化学化工学院在化学报告厅召开2023年新学期工作布置会。院党委书记宋毅主持会议并作讲话。会上,院长谢兆雄回顾总结了2022年学院工作,并对新学期重点工作作了部署。谢兆雄指出...
- 更多>>
-
我院卓春祥教授课题组在钼催化的分子间脱氧苯环形成反应用于模块化构建间位取代苯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Modular Access to meta-Substituted Benzenes via Mo-Catalyzed Intermolecular Deoxyge...
我院赵金保教授/杨阳副教授团队在水系锌碘电池新型隔膜设计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近期以“A Janus Separator based on Cation Exchange Resin and Fe Nanoparticles-decorated Single-wall Carbon Nanotubes w...
我院洪文晶教授课题组和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的高鹏教授合作,通过对具有多锚定位点的引达省并二噻吩衍生物分子进行机械调谐,实现了对单分子结具有不同量子干涉效应的电子输运通路的切换,相...
我院杨朝勇教授课题组与合作者在高通量单细胞时间转录组测序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以“Well-TEMP-seq as a microwell-based strategy for massively parallel profiling of the single-cell tempora...
我院方柏山教授课题组、王斌举教授课题组和洪文晶教授课题组合作,通过单分子电导原位表征了甲酸脱氢酶催化过程,揭示单分子尺度下甲酸脱氢酶催化过程中有别于教科书经典机制的反应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以“Catalyt...
- 钼催化的分子间脱氧苯环形成反应用于模块化构建间位取代苯03-27
- 具有三重协同效应的Janus隔膜用于高面容量的水系锌碘电池03-27
- 单分子电子学:机械调谐实现了单分子结中量子干涉电导通路的切换03-13
- 高通量单细胞时间转录组测序技术取得重要进展03-13
- 单分子电导表征揭示了甲酸脱氢酶催化新机制03-07
- 基于N-甲基咪唑“质子泵”实现的动态界面缓冲效应用于高可逆锌金属负极03-06
- 仿生弹性钙化盔甲选择性细胞保护的研究进展02-22
- “共价有机管柱”单分子纳米管02-20
- 完善π芳香性拼图: Craig 反芳香物种的发现02-17
- 全固态锂金属电池锂金属负极失效机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02-15
- 硕博招生热线 23-03-07
- 关于举办“宝太杯”第九届厦门大学“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报名通知 23-02-22
- 第六届厦门大学本科生化工实验竞赛通知 23-03-29
- 2023年学院奖教金公示 23-03-28
- 仪器、家具报废申报通知 23-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