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雷蝶变 青春筑梦——我院“古雷扬帆”实践队赴漳州古雷港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发布日期:2025-08-14     浏览次数:次   

从昔日小渔村到千亿级石化新城,古雷港的蝶变密码何在?当90后、00后学子走进现代化工企业,会碰撞出怎样的智慧火花?8月6日至7日,我院“古雷扬帆”实践队28名本硕博学子深入福建漳州古雷港经济开发区,通过实地探访、一线体验与深度交流,解码产业发展前沿,明晰专业成长方向。

规划馆里识蓝图:解码蝶变密码

实践队首站抵达古雷石化基地规划馆。巨大的沙盘模型生动描绘了古雷从传统渔村向国家级石化基地的华丽转身。红色标注的重点项目、蓝色勾勒的产业链条、绿色标识的生态屏障……讲解员详述的发展历程与科学布局,让队员们对“统筹规划、科学发展”有了具象认知。“没想到区域发展规划如此系统精密!”队员们感叹道,沙盘上密布的项目标识,正是古雷高质量发展的“密码本”。

中控室里观精准:感受“智慧大脑”

在古雷石化有限公司中控室——现代化工企业的“神经中枢”,实践队被深深震撼。巨大的电子屏实时跳动着各装置的运行数据,技术人员通过计算机精准调控着压力、温度、流速等关键参数。“这就是现代化工的魅力所在!”2023级分析化学研究生陈琪琪感慨,“精密仪器与严格规程,让我深刻领悟‘精准’是化工生产的生命线。”

建设现场悟匠心:见证“一带一路”合作

骄阳似火,福建中沙石化有限公司(中沙古雷乙烯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机械轰鸣,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进行设备安装与管道铺设。作为中沙两国共建“一带一路”与沙特“2030愿景”对接的重点项目,这里引进了沙特SABIC的6项先进技术,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可达340亿元。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让队员们切身感受到国际合作推动产业升级的澎湃力量。

座谈交流明方向:洞悉人才需求

在福建福海创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团委副书记连梅冠、生产副总经理,我校校友王小祥等与实践队员参与的座谈会气氛热烈。博士生朱印率先提问: “企业研发更重理论深度还是实践能力?”王小祥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回应: “二者缺一不可,但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关键!比如我们的绿色工艺优化,就需要既懂反应原理又能熟练操作设备的复合型人才。”围绕职业发展、人才需求、技术创新等话题,队员们与企业代表展开深度对话,对行业前景与自身定位有了更清晰认知。

产线探访求真知:触摸产业脉动

实践队还深入福建省海泉化学有限公司、惠成新材料、福化鲁华等企业一线:在海泉化学,精密仪器室与自动化生产线展示了“丙烯—环氧丙烷—聚醚”产业链的高效运行与循环经济模式;在惠成新材料中控室,队员们就装置参数调控与技术人员展开专业探讨;在福化鲁华,针对工艺优化与环保技术的提问碰撞出创新思维火花。

从宏伟规划到火热工地,从智能中控到产线前沿,本次实践为学子们打开了一扇全景观察现代化工产业的窗口。校企深度互动不仅为学子指明了成长路径,更搭建了产学研协同发展的坚实桥梁。学院将持续深化与古雷石化产业集群的合作,让“实践探路”成为人才培养新常态,引导青年学子将知识融入产业报国实践,为中国从“化工大国”迈向“化工强国”贡献厦大智慧与青春力量!


图:朱印 郭贤明

文:曾欣怡 唐晨瑶

审核:陈诺 聂鑫

 

上一条:任斌教授获国际电化学会2025... 下一条:科技绘隆德 山海筑新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