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学科交叉、拓展合作交流、提升博士研究生的科研素养与学术创新能力,学院于10月25日在化学报告厅举办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第八届博士研究生学术论坛。学院党委书记宋毅、党委副书记聂鑫、副院长傅钢、副院长黄伟珺、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主任王远鹏、化学生物学系主任高锦豪、化学系副主任匡勤,以及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湖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22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秀博士生,共200余名师生参加本次学术盛会。论坛特别邀请郑靖教授、宋彦龄教授、战超教授、熊鹏教授、高铭滨副教授、杜明浩副教授担任本次论坛的专家评委。

宋毅在论坛开幕式上指出,科技创新的核心在于人才,根基在于教育。他强调,博士生作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肩负着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使命,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自觉将个人研究融入国家战略大局,顺应时代大势,以智慧与担当推动科技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同时希望与会同学在切磋研讨中相互启发、博采众长,在此次论坛中有所收获、不虚此行。

郑靖以“仿生活性胶体-从个体驱动到集群调控”为题为大家作学术报告。系统介绍了活性胶体与软物质的外场驱动与智能响应等相关内容,并与现场同学互动交流。




本次论坛共设口头报告和墙报展示两个环节。在口头报告环节,博士生们汇报了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科研成果,并与评委老师及现场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充分展现了博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与学术素养。墙报展示环节为参会者提供了更加灵活的交流空间,师生们通过面对面的讨论与分享,促进了学术思想的交流与碰撞。最终,论坛采用专家评审与学生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评选出优秀报告奖和优秀墙报奖(名单详见后文)。

在闭幕式上,战超与在场博士研究生们分享了科研体会。他指出,科研是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使命,研究者需坚守初心、开阔视野、夯实基础、注重细节,以热爱与思考推动科学进步,并祝愿大家在所热爱的科研方向上硕果累累。聂鑫为论坛作总结发言,希望同学们将论坛收获化为科研动力,携手共进,在创新路上奋发前行,以青春的智慧与力量为国家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本届论坛由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主办,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协办,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研究生会承办。博士研究生学术论坛是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展示科研实力、促进校际与院系交流的高端学术平台,也是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提升博士生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的重要载体,为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注入了持续动力。

获 奖 名 单
01墙报获奖名单
王向阳 张 立 范晓琳 刘远瀚 徐昱阳
何潇洋 张聪源 陈明宇 严雅文 陈 饶
郭贤明 章志明 杜佳峰 朱良超 马雪南
袁 清 邓文浩 陈勋鑫 翁晨勇 史亚鹏
02口头汇报获奖名单
一等奖 孙劭迪 郑颜欣
二等奖 余小雨 孙 轲 江宇航 陈伽蓝
三等奖 戚明强 田晓禾 张桐瑞 曹梦博 刘淑杰 杨小菊
合作赞助
1. 毕得医药

2. 梯希爱(上海)化成工业发展有限公司

文字|王静坜
图片|朱印 朱华宸 于乃旭 王嘉宁
审核|吴丽晶
排版|孙卿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