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麻生明教授应邀莅临我院,在化学报告厅为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基于丙炔醇的手性联烯合成”的精彩学术报告。报告由叶龙武教授主持,学院党委书记宋毅为麻院士授予了“南强学术讲座”荣誉纪念牌。

麻生明院士是联烯及其类似物化学研究领域的国际权威学者,他的团队长期致力于该领域的系统性研究,在发展原子经济性反应、揭示选择性调控规律、开发新型配体与催化剂、以及推动联烯合成与转化方法学应用于天然产物与药物分子合成等方面做出了众多原创性、系统性的杰出贡献。同时,麻院士亦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培养出了施章杰、焦宁、张俊良等一批活跃在科研一线的优秀学者。

报告中,麻生明院士以生动的科研故事回顾了联烯研究从备受质疑到蓬勃发展的历程。他形象地解释了联烯独特的立体结构赋予其手性特征的化学本质,并强调了在科研中“认准方向、坚持深耕”的重要性。面对早期学界对联烯“不稳定、无用处”的质疑,麻院士团队通过持续探索,不仅证明了联烯的稳定性和应用价值,更在2009年实现关键研究方向转型——致力于从易得原料出发,通过简洁步骤高效合成联烯,突破了该领域的发展瓶颈。
麻院士重点介绍了团队近年来在手性联烯精准合成方面的突破。通过发展创新的催化策略和巧妙的配体设计,他们实现了对二取代、三取代手性联烯的高效、高选择性构建。他还分享了团队如何将自行发展的联烯分子库借助于生物平台的活性筛选,展现了基础研究向药物先导化合物发现的转化潜力。

在问答环节,与会师生就反应机理细节、替代合成路径(如光化学、电化学方法)、配体设计、中间体检测技术等与麻生明院士进行了深入探讨,麻院士一一给予了详尽而富有启发的解答。麻生明院士的分享不仅展示了联烯化学领域的前沿进展,其坚守方向、勇于创新的科研理念与亲身实践,也极大地鼓舞了在座青年学子的科研热情与探索精神。
 
【人物简介】
麻生明,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麻生明院士领衔的科研创新团队主要从事联烯及其类似物化学方面的系统性研究,展示联烯的“个性,能力,魅力和用途”:发展原子经济性反应,揭示反应中的选择性调控规律;发展新型配体和催化剂,实现立体、区域和化学选择性的有效调控;系统发展联烯合成与转化的方法学以及自己发展的这些方法学在天然产物及药物分子合成中的应用。同时,该团队还以这些化学知识的挖掘为核心,针对糖尿病、肿瘤和心血管等重大疾病进行化合物活性筛选,强调但不局限于基于我们自己的化学创新发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先导化合物并进一步开展相关的药物研发,研究活性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的作用模式。现以通讯作者在国内外化学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560余篇,撰写专著1部和章节2章;申请和授权的中国和国际发明专利10多项 。获得2004年世界华人有机化学奖、2005年IUPAC OMCOS Award、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0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022年复旦 “瑞清”教育基金专项奖—近思教席。
 
(文/魏亦非 雷越   图/张含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