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修饰金属有机单层应用于Ir/Ni不对称光催化反应

发布日期:2025-10-31     浏览次数:次   

近日,我院汪骋和霍浩华教授课题组在后修饰金属有机单层应用于Ir/Ni不对称光催化反应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Iridium Photosensitizers Immobilized on Metal-Organic Layers Lead to Enhanced Enantioselectivity in Ni/Ir Dual Photocatalysis为题,发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DOI: 10.1002/anie.202518424

不对称光催化是制备手性分子的重要手段,在药物合成和先进材料等领域极具应用价值。其中Ir/Ni协同催化体系在C(sp³)-H的不对称官能团化反应中展现出优异的收率和对映选择性。然而,贵金属Ir的成本高昂、回收再利用困难等弊端严重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的效能。因此,在保持高对映选择性的同时,开发可回收再利用的新型Ir光氧化还原催化材料成为当前该研究领域的关键挑战。

金属有机单层Metal-Organic LayersMOLs作为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的二维版本,具有结构可调、表面易修饰、分散性好等优势,为集成多种催化活性组分提供了理想平台。汪骋教授课题组基于前期在MOLs合成与表界面调控的研究基础,设计合成了三种基于BTB配体的MOLs,并通过配位交换或点击化学反应,在其表面固载了功能化的Ir光敏剂(Ir-PSs),成功制备出六种MOLs基复合Ir光敏材料(MOL-PSs)。

研究发现,在手性双噁唑啉Ni配合物为催化活性组分的体系中,MOL-PSs在饱和氮杂环α-C(sp³))-H的不对称酰基化反应中表现出优于传统均相Ir光敏剂的对映选择性,最高可达> 99% ee。机理研究表明,手性Ni催化剂可MOLs表面的-OH-NH2发生配位作用,进而与MOL-PSs中的Ir光敏剂形成紧密接触的离子对。相较于均相体系,MOLsNi催化剂的吸附不仅促进了光生电子的定向转移,更通过引入额外的空间位阻有效调控了Ni()中心的手性环境,从而显著提升了反应的对映选择性。此外,该催化体系在多种手性配体和反应底物中均表现出了良好的适用性。其中,-NH2功能化的BTBNH₂MOL-L2在连续五次循环使用后,仍能保持较好的催化活性与对映选择性,展现出材料良好的可回收性与稳定性。

该研究不仅展示了MOLs在不对称光催化反应中的巨大潜力,也为解决贵金属光敏剂在成本、回收及手性控制方面的挑战提供了新思路。

本工作在汪骋教授和霍浩华教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2022级博士生彭元照论文的第一作者。该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A15025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125502, 22461160282, 22121001, 92461305)、校长基金交叉课题(20720240151)、2011协同创新中心(20720250005等项目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nie.202518424



下一条:改性石墨烯碳量子点的制备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