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大讲堂】赵东元:多功能复合结构的介孔材料的合成与应用

发布日期:2025-10-15     浏览次数:次   

院士大讲堂

报告题目:多功能复合结构的介孔材料的合成与应用

报告时间:2025-10-18 14:30

报告人: 赵东元 院士

复旦大学化学系

报告地点:化学报告厅

转播地点:翔安校区能源材料大楼3号楼视频会议室,漳州校区生化主楼307教室

报告摘要:

功能介孔材料是一类孔径在2-50 纳米的多孔固体,它不仅具备高比表面积、孔道尺寸和孔容均一可控等独特性质。这里我们主要介绍近年来在分子聚集体超组装调控,实现取向组装可控合成,创制多级结构功能介孔材料的研究进展。我们发展了一系列合成多级结构功能介孔材料新方法,制备了一系列新型多级有序结构功能介孔材料,包括均匀的纳米微球、半球、多面体、二维单层纳米片结构。基于界面调控,我们实现了功能介孔材料的取向组装,创造了非对称哑铃型、葫芦状、火柴状、双叉二聚体(Y型)多功能介孔材料。这些新材料,可以做成各种器件,在重质油(渣油)裂化催化剂、储能电池电极材料、绝热材料、介电材料、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例如:固体介孔氧化硅微球可以作为树脂的添加物,有效地降低印刷电路板的能量损耗和介电常数;介孔孔道可以作为纳米硅颗粒充放电的膨胀空间,由此产生的有序介孔硅碳负极具有超高的能量密度和近零膨胀性能。


报告人简介:

  赵东元教授,1990年获吉林大学化学系理学博士学位。2000年入选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2007年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0年被增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功能介孔材料合成、结构和在催化、电池等能源方向应用的研究工作。发表SCI论文近900篇,获中国专利授权95项。论文被引用近16.7万次(h=202)。被Web of Science列为近十年100名引用率最高的化学家之一,被汤森路透社列为全球2011-2024化学、材料两个领域高被引科学家。获陈嘉庚科学奖(2024);ACS Nano Award(2021);Nano Research Award (2020);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2020);Darsh Wasan Award(2018);中国化学会-化学贡献奖(2017);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科学奖(2016);IMMA成就奖(2008)。曾任国际介观结构材料协会IMMA主席,英国皇家化学会J Mate Chem主编(Editor-in-Chief),现任ACS Central Science执行编辑。


欢迎老师同学们积极参加!

化学化工学院

表界面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


上一条:【名师讲座】傅强:表面化学... 下一条: 【学术讲座】高寒宇:A M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