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讲座
报告题目:表面化学研究的守正和创新
报告时间:2025-10-18 16:30
报告人: 傅强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报告地点:同安二106会议室
转播地点:翔安校区能源材料大楼3号楼会议室5,漳州校区生化主楼307教室
报告摘要:
以Langmuir、Ertl等为代表的几代科学家发展和创立了表面化学学科和表面化学方法学;国内蔡启瑞、郭燮贤、邓景发等先生先后开创了我国的表面化学研究。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和进步,表面化学研究也正在从超高真空环境中的模型表面研究拓展到气-固、液-固、固-固等体系的功能表界面研究。这个报告中我们主要介绍纳米与界面催化研究团队在表界面催化研究上的进展及展望。1)基于传统超高真空表面研究范式在原子和分子尺度上理解氧化物/金属界面催化效应,建立界面限域催化概念;这种原子甚至化学键层面上的构建、操纵和可视方法学在表面化学研究中仍然需要坚守。2)进一步,表面研究技术已经突破真空限制实现在气氛和液相下的原位表面研究;基于原位表面研究我们探讨反应气氛诱导的动态现象和催化剂-载体界面的限域效应,发现担载氧化物催化体系中的限域单层分散和限域催化效应;以及创新冷冻XPS方法表征液固界面现象例如SEI结构。3)展望表面化学研究中同步实现表界面结构表征的空间分辨和表界面化学反应的空间分辨,开创集成催化研究新范式。
报告人简介:
1996年和2000年在北京理工大学分别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2000年到2006年先后在德国马普学会金属研究所和Fritz Haber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2006年受聘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主要研究方向为催化与表界面化学。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和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化学会会士等。研究成果先后获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目前担任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期刊的senior editor。
欢迎老师同学们积极参加!
化学化工学院
表界面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