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获殊荣 ——电化学教师团队入选第四批“全...25-09-17
- 厦门大学本科生团队斩获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25-11-02
- 嘉庚精神·时代先锋 |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5-10-30
- 三十载再聚首 化学系1991级校友重返厦大25-10-28
-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第八届博士研究生学术...25-10-28
- 用化学视角巧解廉洁基因——厦大学子将实验...25-10-25
- 化学化工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党...25-10-24
- 更多>>
-
汪骋和霍浩华教授课题组在后修饰金属有机单层应用于Ir/Ni不对称光催化反应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Iridium Photosensitizers Immobilized on Metal-Organic Layers Lead to Enhanced Enantioselectivi...
邵文尧高级实验师、卢英华教授等创新设计了富有教育意义的实验项目“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Modified Graphene Carbon Quantum Dots”,相关工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化学教育期刊《Journal of Chemical...
杨朝勇教授等人在低频突变核酸检测新方法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Sensitive and Accurate Detection of Low-frequency Mutations via Pyrophosphorolysis-Activated Selective Amplification and ...
魏现奎教授团队与德国科学家团队合作,首次在N-H共注入钙钛矿锰氧化物中发现了以可翻转多重极化态为重要特征的准二维铁电体,该发现为多态铁电信息存储的未来设计开辟了新纪元。相关研究成果以“Quasi-two-dimens...
乔羽教授课题组在锂电正极表界面动态演化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Establishing field–flow competition model to decipher non-monotonic interfacial Li+dynamic process for stabilizing high-volt...
- 后修饰金属有机单层应用于Ir/Ni不对称光催化反应10-31
- 改性石墨烯碳量子点的制备与应用实验教学研究新进展10-31
- 低频突变核酸检测新方法10-30
- 首次在N-H注入锰氧化物中发现准二维多态铁电体10-29
- 锂电高压正极界面动态演化机制的原位红外光谱研究10-24
- 金属-载体电子相互作用促进有机液体高效产氢10-21
- 磷酸根增强界面质子/电子转移促进高效催化加氢脱氧10-14
- 室温下多重协同氢隧穿主导的多相催化加氢10-10
- 锂电高比能富锂正极材料结构演变研究10-09
- 金属-光催化自由基偶联:含胺手性季碳的不对称构筑09-17
- 硕博招生热线 24-12-04
- 2025年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嘉庚创新实验室校友论坛 25-10-22
- 2025 年福建省化学会学术年会通知(第二轮) 25-10-22
- 2025年度马萨诸塞大学“陈至德博士奖学金”项目申请通知 25-09-29
- 表界面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固定科研人员招聘启事 25-09-19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入围名单,我校孙世刚院士领衔的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电化学教师团队成功入选。至此,我校已有4个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